返璞归真的校园文化设计掠影

近些年来我国的教育逐渐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,重建校园文化随着时代浪潮进入人们的视野。作为一个能有效改善校园现状、提高教学力量的着力点,学校建筑、景观环境越发体现出其在教学当中的功能性。在日本,校园环境同样受到重视,其理念与我国现多数校园文化建设有所不同,所谓“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,多元化的设计理念也是我们锦城校园文化建设一直坚持的。
那么日本有哪些关于学校环境设计的特色之处呢?
其特色在于:
1、天然、淳朴
他们喜欢采用原木、席和竹等,保持它们原有的色泽,不加修饰地表现出来。
2、禅
日本当代诸多设计师的方案里,同时也包括了景观设计。与现代建筑相配套的景观往往设计得极为简洁而空灵。寥寥一棵树,几盆草,洁净的木地板,鹅卵石……这是日本禅风造景派的主流,倡导一种东方式宁静的冥想生活。
3、取景
在日本简洁而富有禅意的设计中,每个借景框框出来的都是一幅幅美丽的画。
4、枯山水
枯山水又称假山水,是日本园林独有的构成要素,枯山水用石块象征山峦,用白沙象征湖海,用线条表示水纹,如一副留白的山水画卷。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,因其无水而喻水,因无山无水而得名。
5、人性化设计
用日本人的话来说:一个好的设计会给人以尊严。
长门市立油谷小学
学校作为社区指定学校,外观为集落建筑的设计风格。将内部与校园风光相融合,可展开多元化的活动,与附近的交流区相互融合。另外,后面绿化丰富的运动山丘,以连接天桥将学校贯穿 与前边的操场进行结合,以便于孩子们积极地参加到愉快的各项活动之中。
教学楼内地板为柏树,墙壁与天花板则使用的是杉木板。没有大面积的鲜艳颜色,将原木的天然、淳朴表现了出来,色彩则是小面积点缀,让整个环境的自然氛围更加浓厚。
开放的阅读空间,天花板的高度是整个空间更加舒适、安心。
落地窗、天窗的设计使得食堂更加的干净、明亮。
体育馆中,钢架和木材结合的壳型屋顶结构再次扩宽了空间布局,顶棚的色彩和灯光搭配如星空一般铺满空间上方。
圣心国际学校
分隔教室的墙体形状就像是代表无限的符号“∞”,象征着孩子们无穷的潜能。相互穿插的拱代表着全世界的孩子手牵手。拱交叉的地方没有墙体,它的意思是让孩子们知道世界没有界限。学校没有走廊,学生们要通过中心进入教室。每一间教室都是通过颜色来协调,因此学生们可以迅速找到自己的教室。
幼儿园和小学(一年级与二年级)临时建筑建在一个非常有限的学校场地上。这个场地必须作为临时建筑和学校操场的一部分。由于有限的空间是众多设计挑战的其中之一,建筑师必须建造一座紧凑且高效的临时建筑,因此设计了一个圆形的平面。
圆形的悬挂天花板是空气调节系统,其上覆盖木百叶。向外悬挑延伸的平屋顶起到保护作用,为建筑遮阳和挡雨。中间的区域就像日本的“缘侧”一样,有助于节省能源,降低运行成本。
由于这是一座临时建筑,因此建筑师设计的教室有很多部分是分离的,可以重复利用。楼面上只有一个空间,通过可移动的墙体分隔成不同的教室。因为墙体被用作架子和储物柜,因此也可以重复利用。架子上安装了桌子、椅子和储物柜。这样的建筑将来可以改建成完全不同的建筑。
相互穿插的拱创造了一种好像是穿越隧道的效果。在隧道的尽头有一面镜面墙,可以持续反射出人的形象。在隧道的另一头则可以看到未来之光,或者是将人引向光明的未来。
帝京大学附属小学
这是由隈研吾事务所设计的位于日本东京帝京大学的附属小学项目,这个项目是一个当代的木质结构建筑,包含巨大的屋顶和室内室外的全木结构。通过挑战屋檐的长度和高度,屋顶创造出一种多种形式感,与环境和不同的项目需求做到良好回应。
大面积的原木色运用,在自然的风味当中享受阅读的宁静、愉悦。
白色调为主,干净、整洁的食堂空间。
开放的教室,加以玻璃的运用,使得教学空间氛围充分融入到一起。自习室和教室的连接,让自习也充满浓厚的学习气氛。
龟山市立关中学校
龟山市立关中学校,位于旧东海道唯一指定重要传统建筑群保护地区—关宿,被选址于该地区的街道区域。规划目标为将普通教师、管理室部分进行改造,与其它固有特别教学楼、体育馆进行组合。
改造学校由2栋构成,院子模仿关宿街区,面向大山画了一个缓缓的弧度。以包围院子的形状,设置了各年级学习空间、多功能大厅、媒体中心等“学生”活动空间,计划促进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形态。并且,希望穿行于象征着该地区的“街道”,不同年龄的学生们会进行愉快畅通的交流以及促进对该地区热爱。
总结
日本学校在其校园环境设计的细节方面把控得十分严谨,大量运用原木不仅仅是符合其国家地理特点,更是把一种富含人文气息的自然文化融入到了校园的每一处,让人自认而然地被环境带动。没有过多的大片色彩,整体更加倾向于自然,这一种返璞归真的设计思维,立足于当前社会所关注的环保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,值得当下国内很多校园设计借鉴参考。
精彩案例分享
石柱擎天,和合铸魂 ——记重庆市石柱中学环境文化建设
万物启蒙,乐阅世界——记重庆市璧山区御湖小学环境文化建设
奉公远志,砥节砺行 ——记重庆市奉节中学文化建设
品三书,得三味 ——重庆市南川区隆化第二小学文化建设